施工动态

天祝县干渣子调蓄水池大坝顺利封顶 筑牢区域水安全屏障

2025-06-10 来源: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

2025年6月10日,由地建公司承建的天祝县重点调蓄水源工程干渣子调蓄水池大坝封顶仪式在祁连山东麓金强河畔隆重举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及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随着最后一方沥青混凝土碾压完成,这座总库容706万立方米的“高原水塔”拔地而起,成为地建公司在西北高原镌刻的又一水利地标,为企业深耕区域市场、树立行业标杆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横幅清晰照片_副本.jpg

坝体_副本.jpg

攻坚破难:向“工程性缺水”宣战的施工答卷

面对金强河灌区“水多但用不上”的困局,地建公司以“治水兴农”为使命,承接干渣子调蓄水池建设任务。项目伊始,项目部便直面三大挑战:海拔2800米的高原施工环境、雨季沥青心墙“遇雨即停”的技术瓶颈,以及6万亩农田灌溉需求的工期压力。为此,项目部创新采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模式,将5公里引水管线铺设、10座阀井施工等任务细化到每日清单,组织党员突击队带头攻坚,硬是在高原戈壁上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正如项目经理所言:“我们要让每一方混凝土都成为破解缺水困局的‘金钥匙’。”

科技赋能:用创新工艺浇筑“百年工程”

在海拔落差大、地质条件复杂的施工现场,地建公司将技术创新作为质量管控的“压舱石”。沥青心墙施工中,项目部引入自动化摊铺机,配合移动烘烤设备与保温棉,构建起“智能温控系统”,确保心墙厚度、密实度等指标全部达标。针对雨季施工难题,项目部研发“雨隙抢工法”,通过气象预警联动机制,抓住每一个4小时以上的晴好空挡,实施24小时连续作业。值得一提的是,质量QC小组《长距离输水管道自动化控制》课题斩获水利工程协会Ⅱ类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地建方案”。

红色引擎: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省列重大项目的承建方,地建公司将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在工地设立“党员责任区”,项目部党员分片包干关键工序。在混凝土浇筑现场,党员骨干带头开展“质量找茬”活动;在安全管理领域,党员牵头组织应急演练,构建起覆盖火灾、坍塌等10类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项目“零事故”目标。这份“党建+工程”的答卷,吸引了甘肃日报、武威日报等5家媒体聚焦报道,更迎来武威市人大、甘肃农业大学等6家单位实地“取经”。

企地同心:构筑高原生态水利新标杆

随着大坝封顶,这座“高原水塔”的生态效益逐渐清晰:建成后可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30%,6万亩农田将告别“看天吃饭”,沿线湿地生态补水需求也将得到有效保障。施工期间,地建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政府联合开挖抗旱应急井,为农牧民纾困解难;通过材料分区存放、扬尘喷淋等措施,打造“绿色工地”,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达标”。

此次大坝封顶,不仅是地建公司“建精品工程、做水利先锋”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企地合作共绘乡村振兴蓝图的里程碑。下一步,公司将全速推进附属建筑施工与设备调试,确保项目如期投用,让清澈的金强河水顺着地建人编织的“水网脉络”,流向希望的田野,润泽高原百姓的幸福生活。